DB5105∕T 74-2024 古蔺赶黄草 生产技术规程(泸州市)
ID: |
A1B63D3A140C4E97A9080C83738FC0C3 |
文件大小(MB): |
0.21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7.080.20,CCS B 31 5105,四川省( 泸州市) 地方标准,DB5105/T 74—2024,古蔺赶黄草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Gulin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2024 - 07 - 31 发布2024 - 09 - 01 实施,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105/T 74—2024,I,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1,5 种植技术.1,6 采收及初加工3,7 贮存 3,附录A(规范性) 赶黄草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5,DB5105/T 74—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泸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古蔺县农业农村局、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四,川古蔺肝苏药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桥、徐慎祥、赖谦、郑海芳、戴浩、陈容、刘忠蔺、邓洁琼、胡霞、李钰、,汤嘉秀、孙臣明,DB5105/T 74—2024,1,古蔺赶黄草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古蔺赶黄草(以下简称“赶黄草”)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技术、采收及初,加工、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古蔺赶黄草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扯根菜属(Penthorum)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干燥地上部,分,3.2,古蔺赶黄草Gulin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注册号第11513252号,公告范围及要求规定的赶黄草,3.3,宿根繁殖perennial propagation,从收获后的赶黄草的根的生长点生长出的植株作为种苗的繁殖方式,4 产地环境,适宜选择古蔺县海拔800 m以上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水稻土。空气、灌,溉水质量分别符合GB 3095、GB 5084的规定,5 种植技术,DB5105/T 74—2024,2,5.1 种苗生产技术,5.1.1 宿根繁殖,5.1.1.1 宿根田的选择和整理,选择宿根连续种植未超过两年的赶黄草田作宿根田。收获赶黄草后除去田间杂草,5.1.1.2 水分管理,保持田间湿润而不渍水,5.1.1.3 施肥,出苗前亩施复合肥(12:6:9)20 kg,3月上旬亩追施复合肥(15:15:15)10 kg,5.1.1.4 除草,2月后田间杂草生长旺盛,需及时除草,5.1.2 种子繁殖,5.1.2.1 苗床地选择与整理,选择背风向阳且通风、耕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作苗床。亩施复合肥(12:6:9)20 kg,犁耙,细碎,整理平整,5.1.2.2 苗床规格,苗床按厢宽130 cm、沟宽30 cm、沟深20 cm开厢。长度随地形和方便操作而定,5.1.2.3 种子处理,播种前40 ℃温汤浸种6 小时后催芽,种子露白时及时播种,5.1.2.4 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播种。每亩苗床用种20 g,将处理后的种子与3 kg 干细土或5 kg干草木灰拌合,后均匀撒于厢面,5.1.2.5 盖膜揭膜,播种后拱盖透明薄膜。气温≥ 20 ℃揭膜,先敞两头,炼苗4 d~5 d后再全部揭膜,5.1.2.6 水分管理,苗床厢沟淹水,厢面湿而不渍水,5.1.2.7 追肥,3月中旬,亩苗床追施复合肥(15:15:15)15 kg,5.2 大田种植技术,5.2.1 选地、整地,DB5105/T 74—2024,3,选择地势开阔,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水田。移栽前10 d将地犁耙细碎,整理平整,淹水约10 cm。应符合GB 3095、GB 5084的规定,5.2.2 移栽,4月中下旬,当赶黄草苗高15 cm左右时,选壮苗移栽。按行距20 cm,株距13 cm~15 cm,每窝栽植,1株,每亩栽植2.2万株~2.5万株。栽植后田间保持水深约5 cm,苗高50 cm后保持田间土壤湿润,5.2.3 追肥,5.2.3.1 底肥,栽植前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 kg~1500 kg、纯N 6.0 kg~8.0 kg、P2O5 3.0 kg~4.0 kg、K2O 5.0,kg~6.0 kg,5.2.3.2 追肥,移栽后15 d左右,亩施尿素10 kg~12 kg;6月中下旬亩施复合肥(15:15:15)20 kg~25 kg,5.2.4 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提倡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的原则,5.2.4.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5.2.4.2 理化诱控,在赶黄草集中种植地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等诱杀害虫,5.2.4.3 化学防治,农药施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及推荐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5.2.4.4 中耕除草,移栽后15 d左右……
……